
责任编辑:张迪南华金融集团高级策略师 岑智勇上周五恒指低开高走,全日波幅 298.85点。恒指收报 27671.87点,跌118.5点或0.43%,成交金额 769.26亿元。国指收报 10779.71点,跌34.89点或0.32%;上证收报2729.43点,升4.81点或0.18%。A股走势优于港股。
李斌:不会做。每个公司的选择不一样,有人愿意做便宜的,这个是选择问题。PingWest品玩:我们不会有更便宜的产品了么?李斌:会有。这个问题有点像你去问奔驰说你会不会做一个10万块钱的车。一个品牌很难支撑5万到50万的产品都卖。PingWest品玩:最低价格产品会到?
PingWest品玩:怎么被玩坏的?李斌:就是烧钱,巨头竞争,然后当炮台那些。PingWest品玩:我听说您是学社会学的是吗?李斌:对,我也学了计算机和法律。PingWest品玩:我觉得你过去做的公司跟这些基因都有关,然后你做汽车感觉也是算汽车的产业互联网。关于这个大出行的未来,就是将来你也会和很多公司领域都会产生交集,蔚来这家公司或者说你,未来哪些会做哪些不做,你将来有个什么样的想法?
走上了老路:17年对于监管的预期也发生过多次超调。回顾17年行情,市场对于监管的预期也是发生了两次超调。从节奏上来说,17年3-4月份以及11-12月份是监管政策密集出台的两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中,因为当年3月份资金面也较为宽松,因此3月末至4月初投资者加仓了一波长久期利率债,10Y国债收益率从3.41%最低下行至3.25%左右。然而,就在债市一片“欣欣向荣”之际,监管风暴来袭,从银监会“三违反”起始,陆续发布“三套利”、“四不当”,以及5月份银行理财穿透,要求券商清理资金池类债券产品,一行三会进行监管协同。3月末未能及时止盈或者进场节奏踏错的机构遭受较大的亏损。
从“一枝独秀”到“相遇”阿里VS腾讯不可避免的,阿里此次赴港上市,也意味着占据整个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的两大巨头将齐聚香江,这也也让有些PK无法避免。以前香港市场上内地背景的科技巨头非腾讯莫属,如今对于投资者而言,有了更多选择。西南证券分析认为,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商业帝国,阿里和腾讯无论从市值表现还是财务指标上都难分伯仲。腾讯于2004年在香港主板上市,股价在15年间增长超过500倍;阿里2014年在纽交所上市,五年内涨幅91.6%,目前二者市值都超过4000亿美元,是国内市值最大的两家企业。阿里和腾讯作为目前国内市值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巨头,都抓住了国内互联网发展的浪潮,分占互联网两大赛道,走出了不同的成功之道。
融资与经济没有预期中那么差,把18年当做14年的翻版还为时过早。很多投资者认为当前是14年的翻版,不可否认的是18年至今与14年颇有类似之处,比如整体流动性较前一年的紧张有所好转,而机构普遍低仓位低久期也与债市大涨之前相似,利率曲线陡峭化下行,乃至悲观情绪的缓和等。但基本面这一核心矛盾18年与14年还是有着较大差异,因为14年年初,工业增加值跌破两位数滑落至8.5%,CPI同比从13年的3%快速跌破2%,这与18年开年经济的基本稳定差异较大。